繁体版 简体版
180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904章

哥大火摧毁了一切,却无意中为二十世纪初的芝加哥城市发展清扫干净了一切旧时代的残骸。

美国自己土生土长的大诗人惠特曼和桑德堡也从另一个角度大肆褒扬芝加哥这座城市独有的风格,它是桑德堡口中“活泼、粗犷,强壮而机灵”的城市,活像美国人最热爱的拳击手,高大勇猛,根本不象那些矮小疲软的城市。

五十年来,五大湖的工人们在这里机敏有如跟莽原搏斗的野蛮人,他们光着头,挥动着铁锹,毁灭、计划、建造、破坏、再建造,在浓烟下,满嘴的灰,露出洁白牙齿大笑,有屠夫、有工具匠、有小麦商,也有铁路上的工会鼓动家和大腹便便的运输老板,成千上万节车厢拼凑成工业时代最浮华的一曲笙歌。

难怪惠特曼和桑德堡这一代芝加哥派诗人,总是一反以往诗人咒骂现代工业的传统,歌唱大工业和摩天楼。他们笔下的热情洋溢和豪放雄辩,既把芝加哥的 卑劣、邪恶、残酷摆在人们的面前,可也绝不会做出小儿女姿态,掩盖工业时代大都会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里德也是这样。

越是身处在芝加哥这座伟大城市的中心,他越能感受到美国人民血管里脉动着的一股巨大能量。

一提起摩天大楼,人们就想起纽约。其实美国最高的大楼并不在纽约,而在芝加哥,这里才是摩天大厦大的故乡,1885年人类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摩天大楼就是诞生在芝加哥。

当时一位名叫詹尼的建筑师采用钢铁承重框架盖起了住宅保险公司的十层办公楼,这在当时是划时代的来临,不久,芝加哥就要以高楼林立的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并且,这些楼宇又在内战以后一座座为社会党政府所用,硕大、绵长的赤红色罗马式长旗从摩天大厦的楼顶直直垂落,拉出一条长达十多米的线条,更多玻璃窗上则张贴满代表着革命热情和股东宣传的标语。

四月春风也吹不散芝加哥灰蒙蒙的天空,放在几十年后,五大湖严重的工业污染可能会让生态社会主义者怒不可遏,可放在1937年,芝加哥的阴霾却代表着这时代最高也最伟大的生产力。

郊野、湖畔、市区……处处工厂隆隆作响,烟囱里冒出的灰色气柱宛如道道巨龙,直扑向北方的天际。乌云压顶,路旁随处可见的大喇叭里正不断播放着革命政府号召市民参军的广播节目,伴随着阵阵富有节奏感的爵士乐,主持人的播音腔抑扬顿挫。

“为了华盛顿国家广场前的死难者!为了麦迪逊广场花园的那场爆炸!为了菲律宾圣奥古斯丁教堂的殉难!为了纽约长岛,也为了血染的白宫!为了他们,去北方、去东方、去南方吧,华盛顿和林肯的孩子们要去美国的每一个角落战斗!”

强大的工业基础可以让美国社会党人宣传和组织上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内战的头一个五十天里,里德政府确实损失惨重,美国社会党也在反反复复检讨着己方布置、谋划的失策,像白劳德之类颟顸无能又临阵脱逃的干部将失去领导人的地位,但在五十天以后,芝加哥政权的活力就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三十年代的美国在经济上已经遭到了多维度的全面打击,长期的经济萧条、停滞和黑色星期一的致命重创,都让这时代美国的经济并不像另一个时空那样达到举世无敌的程度,但在许多方面,美国经济哪怕遭遇这么多、这么长时间的负面影响,依旧能够独步天下。

美国还是实际上最大的产油国,美国的石油产量超过了一亿吨,其中光是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一家,就出产了全球接近一半的石油,只有德国控制下的巴库石油勉强能够与之媲美,至于其他国家,即便是奥斯曼土耳其的石油产量也远远比不上美国和德国的石油产量,中国、婆罗洲共和国、墨西哥、白俄、苏俄……还有其他一些南美洲国家,则比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石油产量还要逊色一些。

只有南美洲的委内瑞拉,与不列颠联盟建立了长期的采油、炼油技术援助合作,可以为第三国际的欧洲部分提供稳定且大量的石油供应。

至于其他方面,诸如煤炭产量、发电量、铜产量、铝的产量、汽车产量、工厂职工人数以及大多数门类武器的生产能力,不管是大口径火炮和小口径火炮,还是装甲战斗车辆和飞机、轮船,美国几乎在关系战争能力的每一项数值上都排名世界第一位,只有把东欧生产能力也算进来的德国才能与美国的工业实力匹敌。

但是,以上的强大是建立在一个统一的美国之上。

当这个统一的美国分裂成五个互不统属,甚至还相互攻伐的敌

对政权时,美国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原材料的自给自足等等各个方面,都要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

比如说最基本的一点,美国有全世界最强大的石油工业和炼油能力,可是大部分富产的油田现在都被南军控制,美国的航空工业则被西雅图的西北专署掌握,船舶工业和火炮、步枪、化肥工业的产能大多数则落入麦克阿瑟手里,汽车工业方面休伊 朗也和里德并驾齐驱。

当初麦克阿瑟刚刚进军华盛顿发起军事政变的时候,芝加哥的大部分市民都聚集在橄榄球场内外,观看着芝加哥城市主队芝加哥熊队的比赛。

芝加哥熊队在1920年时名叫斯塔利,这是当时赞助他们的一个淀粉加工企业的名字,当时球队位于伊利诺伊斯州的德卡特,创始人乔治 哈勒斯就是美国职业橄榄球联赛的创始人,球队在1921年的时候迁往芝加哥并改名为熊队,自此以后这支球队就成为了芝加哥城市文化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那一天,约有球场内有三万名观众正在现场看比赛,球场外聚集的人数就更多了,比赛正在关键时刻,球场的广播突然响了,喇叭里传出急促的声音要求暂时中止这场比赛。

一开始,观众们还十分不满,许多人发出牢骚声和嘘声,不过很快,类似的通知就接连不断在全城响起,和社会党相关的人员,还有新闻记者、警察、在芝加哥休假的军官和国民警卫队队员都陆续回办公地点报道,离开球场的人越来越多,一切预示着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

市民们好像在半梦半醒中“迎接”美国内战的到来,直到里德总统和白宫内阁的重要成员们乘坐运输机转移到芝加哥时,人们才完全醒悟过来,麦克阿瑟已经在华盛顿开枪,鲜血即将流满整个美国,美国的历史在这一天彻底改写,它的血管上将被切出一道永远无法缝合的伤口。

芝加哥各电台的节目陆续中断播出,用以简短发表关于华盛顿政变的消息,报幕员打断了交响乐团正在芝加哥举行的音乐会,由于过度紧张,他表现失常,接连两次把“演出”说成了“交响乐”。绝大部分人都惊呆了,但恐慌的局面并没有出现,里德总统的声音开始出现在广播里,人们也因此渐渐安下心来。

接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充斥全城,街上互不相识的人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亲情相互对视,国家灾难超越了个人问题。除了极少数右翼分子和大企业主以外,芝加哥绝大部分居民在里德总统的演讲声里下定了一个决心,那就是团结一致,迎接这场被动参与的战争。

第一百四十八章 里德的起点

伊利诺伊州国民警卫队的师长马歇尔在里德总统回到芝加哥的第二天,也带领十多名值得信任的军官赶到芝加哥向总统报道,同他在一起的还有马歇尔那个不能生育的夫人,另外还有好几位正在五大湖地区休假的陆战队高级将领,也在巴特勒将军的号召下急赴芝加哥接受了里德总统的召见。

马歇尔师长对这天的芝加哥街上景象记忆犹新,他从斯普林菲尔德一路赶来,到处可见内战爆发的消息像飓风一般迅速传播开来,无数商店开始关门,还有许多有钱人急忙在社会党执政的市政府切断交通以前,开着汽车和大卡车,甚至是乘坐昂贵的私人飞机逃往南方和东海岸,但在芝加哥,景象截然不同。

这里还是井井有条,大街上到处都是簇拥的人群,可是并没有慌乱,也不喧闹,只是静静地走来走去。互不相识的人们说着话,现场明显可以感受到万众一心的气氛,等到广播里传出里德总统的演讲声音时,很多十分无力、只穿着单薄汗衫坐在路旁的工人就齐刷刷站了起来。

他们中许多人举起代表联合工团的红旗和代表美国合法政府的星条旗,还有人振臂高呼里德的名字,兴奋的声浪旋即席卷全城,街上的人群直到晚上也迟迟不散,很多人还聚在一起唱《国际歌》、《共和国战歌》、《永远团结》和《星条旗永不落》。

像马歇尔这些从外地赶来的、穿着军装的美军效忠派,都被人群团团围了起来,市民们簇拥着马歇尔前进,最后还把他高高举起抛向天空好几次。

那股热忱劲儿!就让马歇尔坚信合法的美国政府是不会败给叛乱者的。

只是他很快也认识一点,那就是里德政府掌握的可靠军队数量实在太少,五大湖地区的国民警卫队训练不足,装备低劣。在最近的演习中,许多士兵使用的是假来复枪,很多人已经习惯投掷鸡蛋而不是手雷,平时炮火训练使用的也是木制的加农炮,只有几个巴特勒将军带来的海军陆战团比较有战斗力。

里德在芝加哥的市政大厅里宣布了新美国和联合工团政府的诞生,五大湖和东海岸之间的各大军事要塞、兵工厂、主要桥梁都成为重点保护目标,效忠于里德政府的特勤局已经开始围捕麦克阿瑟布置在密歇根州准备策动兵变的阴谋分子,所有的私人飞机被勒令停飞,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禁止发报,手持铁叉的农民和肩扛步枪的工人自发在荒凉的阿巴拉契亚山区上巡逻,准备随时粉碎麦克阿瑟叛军的进攻。

由于缺乏可用的装甲作战车辆,里德和巴特勒商议以后决定征用许多推土机、拖拉机、挖掘机和大型的土木机械设备,稍加改造,就作为临时的装甲车装备来用。

有一千多名司机主动报名,愿意来当这些临时装甲车的司机,去跟麦克阿瑟麾下的坦克部队硬碰硬。最开始的时候慌乱的人确实不少,到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连巴特勒都嘱咐特勤局保护总统的人现在应该装备上机关枪以免万一。

为了防止芝加哥遭到麦克阿瑟可能发起的空袭,巴特勒建议里德总统立刻颁布夜间的灯火管制命令,内阁班子暂时居住的市政府所有房间也都要挂上厚厚的窗帘。

巴特勒还建议把芝加哥银行的一个地下金库改为防空洞,以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