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0TXT > 悬疑 > 我在大明造航母 > 第57章 军制改革

十一月五日,苏州。

无锡和嘉兴都已经攻下并且派兵驻守,南京方面和杭州方面清军暂时都没有兵力来进攻,吴长庆他们获得了暂时喘息的机会。

所以,趁这个机会,吴长庆把主要将领召集了起来,宣布军制的改革。

“恭喜刘兄拿下了无锡,还杀敌上千人。”

众多将领齐聚一堂,彼此寒暄了起来。

“哪里哪里,不敢和李兄比,李兄兵不血刃就拿下嘉兴才是大功一件。”

刘汉三回捧了一句。

“听说将军要改编军队,不知道刘兄怎么看?”

李绍斌问。

“这当然是好事了,将军上次就说过如今的军制不方便指挥配合,我觉得颇有道理。若是能够把燧发枪平均分配,那么单独的一支部队也就能够拥有不俗的战力。”

“错错错,大错特错,燧发枪部队和火铳军都需要集中使用才有威力。”

王大勇有不同的意见。

“倘若火铳军单独成军,遇到敌方骑兵如何应对?被埋伏近身了如何应对?”

刘汉三说道,他这么说,其实最主要还是希望燧发枪分下来,自己能够拥有一支燧发枪部队。

就在他们激烈讨论的时候,外面传来了一声将军到的声音,众人随即闭上了嘴。

“诸位都坐。”

吴长庆坐到了主坐,然后众将才纷纷入座。在这个时代,尊卑有序这些礼仪还是非常重要的。

在后世领导没坐下属先入座了,最多惹领导心里不高兴,以后可能会被穿一穿小鞋。但是在这个时代,要是吴长庆没有坐下,下面的谁就先入座了,那么大家就要怀疑他的忠诚,并且以此为借口攻击。

丢官应该是最轻的后果,严重点小命都保不住。

都坐下后,吴长庆开口道:“军队的战斗力来源于很多方面,合理的配置就是其中之一。根据我们军队的特点,我们不能再保持原来大明的军制,那样会影响我们军队的战斗力。对于现在的军制,大家有什么见解的尽管提,然后大家一起讨论。”

其实吴长庆心里已经有了腹案,只不过总得给手下一点提建议的权力,不能太独断了。

军制的改革对手下将领的权势影响还是很大的,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令手下心里不满。

看似简单的军制改革,其中的学问也是大了去。

吴长庆也是研究了两个晚上,最终才拿出了一套相对较好的方案。

随后,几个将领展开了讨论,说话的主要还是刘汉三等几个从嘉定就起事的老将,他们跟随吴长庆时间最长,也最有威望,也比较有话语权。

而像董天宝,他就非常知趣的闭上嘴静静的看着,反正吴长庆要怎么改,他现在都没能力反抗。

当然,吴长庆也不能随意拿捏他,把他逼急了他也可以带着手下转投清军,又或者成为流寇。

戴之隽偶尔还会插两句话,吴易则也是和董天宝一样沉默,他的实力在众人当中最弱,自然也就选择了低调。

一番讨论过后,吴长庆开口了:“综合了诸位的意见后,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

吴长庆开始了宣布他的军制改革,其中最方便改革的就是骑兵,这是个独立兵种。

目前吴长庆他们有一千三百骑兵,两千五百多匹马。

骑兵可不是说一个人只有一匹马就可以了,最低配置也得是一人双骑。

其中一匹马是用来作战冲锋的,另一匹是用来赶路和驮物资的。

毕竟马是生物不是机器,它们是会累的。

真实的骑兵打仗,绝不是影视剧中那样子,骑着马儿千里奔袭,那根本不可能。真正的骑兵打仗,平时赶路大部分都在步行牵着马,只有开战前才会骑上去。

一来是节约马匹的体力,二来是保护马儿的寿命。一天到晚都骑在马身上,估计那马得折寿一半以上。

这年头的马匹可比人精贵,将军恨不的士兵背着马儿走,是不可能允许士兵把马儿当作坐骑经常骑的。

一千三百骑兵被编成了一个骑兵团,陈世昌任骑兵团团长。

而一个骑兵团又分成三个骑兵营,每个营四百人左右。

一般小规模的战斗,支援一个骑兵营就可以了,除非是大决战,否则不可能整个骑兵团到处瞎跑支援。

还是那句话,马儿精贵,将军情愿拿士兵的命去填,也不愿意过度的使用骑兵。

骑兵过后就是炮兵,这个目前他们也很少,只有二十门大炮,其中红衣大炮十五门,另外五门是小炮。

炮兵被编成了一个营,由张轩逸指挥,担任炮兵营营长。

张轩逸也是从嘉定起义时跟过来的老人,而且他以前还念过不少书,比较有文化,所以吴长庆提拔了他。

炮兵属于技术兵种,以后随着大炮越来越复杂,需要的知识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奥。计算曲线,角度,装药量,这些都不是文盲所能够搞定的事。

炮兵也属于决战兵种,除非是守城战或者大决战,否则平时的小规模战斗也不可能动用他们。

接下来的便是重头戏火铳军,当中又分为燧发枪和火铳两种。燧发枪威力无穷,火铳军则是一般般,和冷兵器对战略微占一点点优势,但是优势不大。反正最多一轮齐射,敌军就能冲到他们面前展开肉搏。

当然,一轮齐射再加上一轮手榴弹投掷,还是能够在肉搏前消耗敌军一两成的兵力。

所以,他们的火铳军也是主力部队,很厉害。

燧发枪一共有三千五百人,吴长庆将之分成了三个团,每个团一千多一点点,吴长庆亲自指挥这支部队。

这支部队平时主要用于支援,视情况支援一个团,由团长指挥。大决战的时候则是他亲自指挥,集中使用。

普通的火铳军有两千五百多人,被编成了两个团。

剩下的弓箭手有一千人,被编成了一个团。

还有一千水军,驻扎在太湖中,吴易任水军团长。

最后就是冷兵器部队,目前数量一共有一万二,被分成了三个旅。

其中第一旅三千人,配上一千弓箭手,由王大勇任旅长,负责驻守嘉兴一带。

第二旅四千人,配上两千五的火铳军,由刘汉三任旅长,负责驻守无锡一带。

第三旅五千冷兵器部队,董天宝任旅长。

第四旅则是燧发枪部队,李绍斌为旅长。

其中第三旅和第四旅,加上骑兵团,炮兵营组成了第一师,吴长庆任师长,亲自指挥,驻扎在苏州。这一支部队是他们的核心主力,哪里有决战就调往哪里。

戴之隽不再带兵,作为军师坐居中军负责战略规划,统筹调度,后勤供应。虽然他不再带兵了,但是权势没有变小,反而变大了些。

整个改编方案中,大部分人都是满意的。

李绍斌执掌了最精锐的部队,王大勇则是独领了一军,而刘汉三也有了他心仪的火铳军。虽然不是燧发枪部队,但好歹也是火铳,都是枪。

他的三个老将,都得到了大好处。

而原本兵力最多的董天宝,如今带的兵力依旧没减少,可以接受,毕竟他是降将。

对他来说,唯一有点遗憾的可能就是以后要被吴长庆直接指挥,没有了独立指挥的权力,不像刘汉三他们那样自由。

唯一郁闷的可能就是吴易了,虽然他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水军,但是兵力已经大大减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