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0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824章

他不但非常细微地画出敌我双方的位置、行动、双方指挥员的指挥意图,而且善于用线条的粗细,箭头的形状和大小利钝的区别,显示出敌我双方行动的鲜明的特性。

到印度以后,巴克塔和狄龙也都称赞王尔琢标注的地图是活的!

王尔琢对眼前的这张标示得零乱不堪的地图很不满意,但第五军团拥有的情报搜集能力仅限于此,能做成这样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蒋先云和拉克希米在前线指挥消灭印军第七旅的激烈战斗时,王尔琢则和军团长狄龙在一起,他团团转圈,忽而停下来,疾步走到挂图前,用阴郁的眼光盯视着血红的曲线,他站了很久,似乎想用自己的热情、希望、焦灼去感动那只红色的箭头。

“军团长,我认为要增派一支部队,堵住这条小路,兜住第七旅后撤的方向……”

“但我们兵力有限,再分散使用……”狄龙犹豫了一下,可他看着王尔琢充满信心的眼神,很快又改变主意,“这样,就派军团指挥部的警卫去负责这一任务。”

晨露升腾翻卷,凝结成条条白云,马尚德也驾着战斗机从高空飞过。他在天上看得更为清晰,孟加拉,这片由雅鲁藏布江和恒河汇聚起来冲击而成的平原,土地是如此肥沃,可是所受的困难又是如此深重,中国人民有责任解放这一衣带水的邻国之地,就像中国人民有责任去解放整个地球的亿兆生民一样。

他们这代红军军人,都是生在革命时、长在红旗下,从小耳濡目染着黄花岗一代先辈的功勋业绩,深受影响,对于革命始终怀抱有一种积极向上且大无畏的乐观精神。

到孟加拉以后,马尚德才第一次知道杀人盈野能是如此一番的惨状。

他扣动手中的扳机,机炮轰隆作响,印度国军第七旅的阵地正在迅速崩溃,他们兵力人数比第五军团更多,但部署分散、行动迟缓,挖掘的工事也很不牢靠,一冲就溃,这种水平的军队不要说是和中国红军相比,就是比起马尚德曾见到过日本人民赤军、越南人民军、婆罗洲解放军,那也是差得远啊。

剩下的战斗实在没什么可说的,正面战场印度国军第七旅全线溃败,后方他们的退路又被王尔琢的分兵兜住,退无可退、逃无可逃,一天之内便几乎全军覆没。

第五军团从第七旅的阵地中缴获了两架军用飞机和大量武器弹药,军用飞机拆解以后,许多零部件可以供给志愿航空团修理飞机之用,大量弹药则不仅足够第五军团使用,还能再匀一些给其他部队。

更重要的是,正如蒋先云所说:“消灭第七旅的旗开得胜,将帮助我们彻底打开局面,印度国军三十万人马盘踞大孟加拉地区,看起来人多势众,其实到处分兵控制铁路、公路和城镇,我们一点突破就能全面开花,胜利只是时间问题了……”

接受了中国红军教官团重新整训的孟加拉方面军,也确实开始体现出和过去不同的战斗能力,特别是野地的运动作战能力,就连巴克塔本人都对眼前的赫赫战果感到极为震惊,他想到过胜利,却从来没想到过会有这样干净利落、酣畅淋漓的巨大胜利。

“从安得拉失败以后,印度革命陷入低谷期,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迎来这么大的胜利?”

除了第五军团旗开得胜以外,其他各部队也分别斩获相当战果,印度国大党政府一直以为孟加拉方面军早已不足为虑,完全没想到方面军还隐藏有这么强大的实力,因而虽手握三十万军队,却处处被动。

由于第七旅被歼灭以后,加尔各答和达卡同时震动,受到威胁,不得已之下,国大党政府不得不勒令西孟加拉、比哈尔两省军队南下海湾地区,联盟军则抓住机会,逆向而行,再由达卡附近迅疾北上,沿途阻击设伏,一个月之间连战连捷,取得了歼灭印度国军两个师、击溃三个师的重大胜利,缴获无算,还以解放者的姿态大大获得了孟加拉本地民众的拥护。

一时之间,国大党政府在孟加拉地区的威信遭到沉重打击,各地印度教民团开始结队逃亡,以躲避来自穆斯林民团的报复,大批土匪和部落武装则纷纷投向红旗之下,接受了联盟军的号令,蒋先云立刻建议方面军对这些游勇武装打散整编,并通过各类政工工作进行重新教育。

孟加拉的革命形势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被彻底打开,国大党政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完全失去了对巴基斯坦的控制,现在对孟加拉也有些鞭长莫及,是要继续投入兵力实施镇压,还是尽快撤退止损?

不等国大党政府的要员们做出决定,南方的英印军就帮助他们做

出了决定。

艾萨克斯总督领导的英印军队,在获悉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地区的重大变故以后,就立刻跨过了南北印度之间的停火线,开始向北开进,眼看着一场席卷整个次大陆的战争即将重燃,德里政府不得不暂缓对孟加拉地区的军事行动,把各路主力部队调回南方防线,对于孟加拉,他们只能坐视联盟军此后一系列的攻城拔寨……

直到四个月以后,孟加拉方面军在达卡当地民众的热烈拥护之下,开入这座三角洲平原人口最多的城市,并由巴克塔宣布了孟加拉自治共和国的成立,至此,国大党政府彻底失去了幅员辽阔、人口稠密的三角洲平原,与缅甸毗邻的阿萨姆省虽然还处在国大党政府的控制下,可是孤悬于外,恐怕也支持不了多长时间。孟加拉自治共和国则可以通过海上航线获得来自东共联国家和第三国际的大量海外援助,形势算是彻底变化了。

此后,直到1933年,为了解决印度次大陆上的种种遗留问题,德国政府主张召开第二次新加坡会议,商讨如何重新划定印度次大陆上各个国家之间的国境线,但会议并没有得到第三国际国家的承认,两大阵营之间的火药味愈演愈烈……

第三十三章 锡兰事件

柏林会议和第一次新加坡会议确定了欧战结束以后的世界格局,这样的一个世界体系在当时,也被舆论界称之为柏林——新加坡体系。

在西方,也就是在欧洲,柏林会议重新划定了欧洲各大国之间的领土疆域和具体的国界线,白色俄国和红色俄国隔乌拉尔山对峙,方便了德国进一步控制其在东欧建立的众多卫星国。

意大利的问题直到柏林会议结束以后数年间才算解决,以都灵为首都的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幸存了下来,奥匈帝国虽然还控制着威尼斯和伦巴第的傀儡政权,可这也意味着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战中付出巨大代价且几乎没有收获任何值得一提的战利品,帝国在战后经济上越发成为德国的附庸,外交政策也频频受到来自德国的干预和训令,已经难以称为一个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大国了。

巴尔干的混乱形势在战后十年来稍稍平息一些,法国和英国也在战后十年通过社会主义革命重新崛起,并日渐展现出更加自信和富有进攻性的外交姿态,这给德国在欧洲的战略增添了许多压力。

中国的外交部门对欧洲局势十分关注,可决定了中国以及整个东亚联盟外部环境安全的还是第一次新加坡会议。

新加坡会议将德国的势力范围限制在新加坡以西,担任中国外交部长一职长达十多年的唐绍仪,就把新加坡会议的重要性抬高到国策高度,他曾引用过唐宋历史明确中国将德国帝国主义势力排除在海峡以西的重要性:

“……武周、玄宗两朝对边疆的用兵,一个重要的战略意图就在于隔绝西北二虏,使北方的突厥和西方的吐蕃势力范围不能直接相接,因而即便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国势中衰,外虏也不能直接进入中原;宋代对河西缺乏足够的战略重视,坐视辽、夏相接,互为遮为蔽,元丰多次对西夏用兵,都因为契丹的干预失败,足证问题……”

新加坡会议对当时的中国人民来说,其实是有一些失望的,联盟舰队最终也没能夺取海峡的控制权,更没能保障东共联商船队在印度洋的航行安全,使第三国际东方、西方两大集团间的贸易往来,始终受到德国海军的监视和制约。

但唐绍仪认为会议能把德国海军主力限制在印度洋,已经十分不错,这起码使印度洋的德国和太平洋的美国势力不能直接接壤,婆罗洲共和国在1928年正式加入东亚联盟以后,中国对南海的控制权又大大增强,由古晋和文莱出发的红海军潜艇,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绞杀美、德两国在亚洲的联系。

所以,这场会议的结果,总体而言对中国还是比较有利。

德国数年来一直对新加坡会议的结果并不满意,德国东方舰队曾多次制造摩擦事端,试图造成既定事实,强行控制新加坡。

在马六甲海峡,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中国商船和德国商船间的碰撞事件,德国海军强行扣压中国货轮的事情也不在少数。

特别是在中国接受英国海军舰艇技术转让的时候,德国东方舰队就曾经在锡兰岛扣押了英国运往中国的两台用于建造战列舰的超大型水压机。

1932年,事态更为恶化。

一艘隶属于中日联合远洋运输公司的货轮漳州号,正按照这些年来例行公事的固定航线,从海参崴出发,经过釜山、青岛、上海、广州以后,航行经过马六甲海峡,仅在新加坡补充

燃料以后,便将一路开向苏伊士运河,然后穿越整个地中海海域以后抵达法国的马赛,在当地卸下来自中国的大量小五金工业品以后,装上英国和法国向中国输出的各类机床设备以后,再按原路返航。

虽然这时候孟加拉地区已经被联盟军解放,巴克塔等们孟加拉方面军的高级领导人,正在达卡筹划准备建立孟加拉自治共和国,但这艘货轮还是按照一贯的计划,穿过马六甲海峡以后不做停留,照旧航线经由锡兰岛后一路开向红海,并没有打算在达卡停留卸货。

中国确实准备提供一些物资来援助孟加拉自治共和国,可前提是孟加拉自治共和国首先建立起来,并得到国际上相当程度的承认以后,中国才会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援助,在这以前,货船还是都照往年的旧航线行驶。

这几年来中德之间的外交关系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急转直下,海员工人是很有所感受的,最明显不过的就是亚洲面孔的货轮通过苏伊士运河时,常常遭到德方刁难,经常性被以各类苛刻的理由罚款,完全不复十年前中国船只在苏伊士运河畅通无阻的情况。

可是今天,货轮上的船员们并未作他想,船上满载的都是小五金工业品和一些日用消费品,价值不算很高,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