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0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822章

去手,杀起同胞丝毫都不手软。”

蒋先云和王尔琢一样都有生性悲天悯人的一面,他来到孟加拉帮助印度联盟军作战期间,还收养了一名西孟加拉当地的孤儿,对于发生在这片多灾多难的次大陆上的一切血腥故事,蒋先云都渐渐产生了一种由同情和悲悯萌发出来的愤恨。

“真纳已经脱离了印度国大党,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人马在旁遮普、信德和克什米尔疯狂相互残杀,手段之血腥,比当初国大党清洗联盟军的政变还要残忍,至少有一百万人遇难。”

印度国大党在围剿联盟军的战事取得第一阶段胜利以后,逐渐就把重心转向了中央集权方面,他们力图把印度教作为印度共和国的国教,这就和占印度大量人口的穆斯林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国大党中代表穆斯林利益的元老真纳因而出走,并选择在印度的西北部,在旁遮普、阿富汗省、克什米尔、信德和俾路支斯坦建立一个新国家,新国家的名字即采用这几个省份英文名称的首字母拼成,名为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在1931年年底和1932年初的突然成立,马上就引发了全印度的震动,国大党和印度共和国国军的力量因此分裂并遭到重大削弱。

真纳在拉哈尔会议上提出了“两个民族论”,他认为印度的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已经分裂成了事实上的两个民族,如果穆斯林继续生活在印度共和国内,就会遭到惨无人寰的歧视和迫害,因而想要生存就必须在次大陆建立巴基斯坦这样一个属于穆斯林的独立国家。

可是,印度除了西北方聚集有大量的穆斯林人口以外,在远离巴基斯坦地区的孟加拉三角洲还有着人口数量更为可观的穆斯林聚居者,但眼下真纳鞭长莫及,孟加拉的居民显然被排除在了他的巴基斯坦建国计划以外。

这就造成了十分残忍的悲剧。

王尔琢想到他们带领部队翻山越岭进入孟加拉方面军根据地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印度国军还有隶属于国大党政府的各类民团,已经开始大举开入孟加拉地区,并且沿着过去印度人修建的铁路和公路,开始建立大量的炮楼据点,那些民团还会杀进铁路公路附近的村庄,把所有被他们认为不忠于国大党政府的穆斯林通通杀光。

“我们的动作要再快一些了!”

蒋先云和王尔琢所部,在马尚德指挥的那支志愿航空团引导下,很快就和巴克塔领导的孟加拉方面军取得了联系,蒋先云和王尔琢都是红军新生代指战员的精华代表,跟他们一起通过空投进入孟加拉地区的指战员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巴克塔重新改组和训练孟加拉方面军,并且教会他们使用中国通过各种渠道秘密运输至孟加拉的各式武器。

现在,蒋先云已被印度社会主义共和同盟孟加拉分盟委员会任命为方面军第五军团参谋长,王尔琢则第五军团副参谋长。

孟加拉方面军原有四个军团,每个军团大概都有三千人到五千人左右的兵员,这个第五军团则是为了适应蒋先云提出的整训计划,所以从各军团中抽调骨干成立的新军团,目前有兵员二千余人左右,并且配属了二百名中国红军的指战员作为教官,武器上也接受了蒋先云他们设法带入印度的许多新武器,实力焕然一新。

第五军团的军团长是一名叫狄龙的国大党元老,他过去是尼赫鲁的追随者,在国大党清党以后一度出国流亡,曾在中国待过一年半时间。

第五军团的政委则是个十分年轻的姑娘,名叫拉克希米·斯瓦米纳坦,她年纪比蒋先云和王尔琢都要小得多,出生在马德拉斯,父亲是在马德拉斯高等法院从事刑法工作的律师,拉克希米本人就读于皇后玛丽学院,后来选择了学医,在印度,像她这样一个出身良好且有学识的女性,确实令人难以想象竟然会成为一支社会主义武装的政委。

不得不说越是在封建压迫深重的地方,越是会诞生出这样光彩照人的奇迹。

第五军团的军团长狄龙、政委拉克希米,都和蒋先云他们一样,全是无神论的信奉者。但他们也同样从目前印度局势的变化,很敏锐察觉到宗教问题恐怕马上就要成为关系孟加拉局势的一大重要要素。

印度国大党已经通过了决议,为了避免孟加拉地区紧随巴基斯坦之后走向分裂和独立,因此从南线与英印军对峙的前线调走大量军队,还把原本部署在尼泊尔南部地区用于围剿联盟军中央方面军的主力军队,也大量调至孟加拉。

孟加拉方面军的压力,顿时陡增。

第五军团军团长狄龙在中国长期学习和生

活过,懂得中文,他向蒋先云坦言:“……经过历次围剿和反围剿的斗争以后,孟加拉方面军拥有约两万野战军和五万名民兵战士,可是国军开入孟加拉地区的军队,可能多达三十万人……”

第三十章 自治共和国

孟加拉方面军还弄不清楚目前正在印度西北部发生的巴基斯坦事件,究竟进展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巴克塔和拉克希米也只是告诉蒋先云,“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之间肯定会爆发一场新战争”。

但在孟加拉三角洲地区,战争实际上已经爆发,交战的双方,一边是像蝗虫一般疯狂涌入孟加拉的印度国军,一边则是孟加拉本地的民团组织、民兵武装、部落武装和各色土匪。

“孟加拉方面军该怎么做?”

三十万国军的围剿是危险也是机遇,蒋先云和王尔琢在这一问题上思路和马尚德相同,他们都判断三十万国军一旦进入孟加拉地区,由于缺乏补给,加之民族、宗教矛盾,势必将会制造出更为骇人听闻的人道主义危机。

印度共和国的种种暴行,很可能会把孟加拉人民推向联盟军这边。

蒋先云建议联盟军积极扩军备战,准备好利用巴基斯坦危机的机会,一旦完成整训,就要以一比五以上的重大兵力劣势,对印度国军发起猛烈反击,最终目标是把三十万印度国军彻底赶出三角洲地带,而后在三角洲地带建立一个由东共联提供外交和国防保障的独立政权。

这是一个极为恢弘和大胆的构想,可前提是必须获得那个还躲在尼泊尔打游击的罗易主席同意。

马尚德和王尔琢都对罗易非常不满,中央方面军在尼泊尔地区屡屡碰壁,他到底还有什么理由不来和孟加拉方面军会师?

蒋先云则看得很清楚:“我们的这位罗易主席,是担心他来了孟加拉势单力薄,万一同志们要清算他领导失误失的路线问题,岂不是自取灭亡?

可是形势已经发展到了这一地步,巴克塔政委同志,我们从青岛带来了书记长同志、中国社会党中执委书记局和第三国际的最新指示……

国际原则上建议你们采取武装割据孟加拉地区的战略,为了统一战线考虑,国际建议印度社会主义共和联盟在党、政、军各方面都采取邦联主义!赋予印度各民族高度的自治权,鼓励印度各民族、各宗教都有权建立属于自己的自治邦国,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民族和宗教自由的邦联国家,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扭转次大陆的革命形势。”

印度次大陆上宗教复杂、民族林立,在历史上即便是孔雀王朝和莫卧儿帝国这些强势政府,也几乎没有统一过次大陆的全境。

自孔雀王朝以来,还只有英国人才真正做到这点,印度的统一基础几乎完全建立在英国人留下的一套中央集权财政体系之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强行建立过分集权的强势政府国家,对印度的长远发展和印度普罗大众的自身福祉而言,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中国社会党人也和第三国际进行了好几次讨论,对于印度革命的低潮,林淮唐首先就自己承担了一部分责任,他认为中国社会党没有给予印度革命真正的建议,才是印度革命陷入低潮期的重要原因,现在是时候改变做法了,即便中国毫无遥控指挥或操纵印度人民革命的打算,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国,中国理应有责任,利用大国政府拥有的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给印度同志提供更多有效建议。

蒋先云为巴克塔等人带来的建议,就是中国对外情报处以及东共联国家情报委员会,经过长期调研和讨论以后得出的一个方案。

“国大党政府的中央集权政策已经导致了巴基斯坦的分裂,他们在孟加拉也只会收获相同结果……联盟军要采取和国大党背道而驰的策略,才能最大程度上获得孟加拉本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更关键的地方在于,蒋先云还建议巴克塔:“考虑到当前中央方面军和孟加拉方面军之间联系中断的问题,国际普遍认为孟加拉方面军应该在邦联主义的原则上,自行考虑孟加拉地区的革命策略问题……”

他的话已说得十分明白,罗易中央始终坚持在尼泊尔南部地区左右徘徊,拒不东进与孟加拉方面军会师,因此造成印度革命力量的重大损失,第三国际对罗易早就非常不满,只是因为林淮唐强调国际不能直接干预各党内部党务的原则,才无法推动印度社会主义共和同盟中央换马。

现在蒋先云劝巴克塔以邦联主义的名义自行行动,算是第三国际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以后给出的一个折中办法。

印度的国情

如此,与其强行建立一个内部矛盾重重的中央集权大国,还不如建立一个高度自治的松散邦联,对印度今后的发展可能还会更好。

而且联盟军如果许诺孟加拉人高度自治权,甚至同意孟加拉人建立一个独立的自治共和国,在当前印度教徒正在针对孟加拉人进行大屠杀的节骨点上,效果可想而知。

巴克塔没有犹豫太久,他的党性原则很强,因此始终坚持服从中央,可他的理性也告诉自己罗易中央的战略只能带着印度同志们走向死亡,蒋先云给出的方案确实是调和之策,可以在不违背组织纪律的情况下合理化孟加拉方面军的行动。

“……我完全赞成蒋参谋长的讲话精神,孟加拉方面军今后的战略重心和行动目标,就应该是四处宣传和呼吁我们要帮助孟加拉人建立一个独立国家,未来再由独立的孟加拉共和国自行决定,要不要加入印度邦联,这样才能赋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即便联盟军战士全是无神论者,可在印度宗教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影响。孟加拉方面军的高层大部分都是从安得拉省转战而来的印度教徒,可是底层指战员则大多数是孟加拉本地的穆斯林,方面军大多数人都支持孟加拉独立建国,而许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