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0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805章

重新和中国政府恢复了一些通信。

马尚德这支空军部队是冒着巨大的风险抵达孟加拉腹地,他们在出发之时,甚至都还不知道自己确切的降落位置。由于孟加拉方面军屡屡遭到印度国军的围剿,根据地和游击区的范围总在变化,谁也不能保证某几处修建好的简易机场,可以永远确保在联盟军的手上。

志愿航空团是从昆明出发,需要飞跃整个缅甸和阿萨姆地区。沿途的一路上虽不是喜马拉雅山脉那样贯入天际的崇山峻岭,却也是崎岖复杂的原始丛林和山地,如果在缅甸境内燃油不足,还好说些,目前独立的缅甸政府对中国的态度还是比较友善的,但如果是在印度境内国军的控制区迫降,情况就会复杂很多。

国大党政府并没有公开反华反共,可由于中国政府和联盟军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印度共和国对中国是相当忌惮的,忌惮程度肯定要超过他们对待德国人的态度。

志愿航空团万一迟迟没有找到孟加拉方面方军的根据地,一旦燃料用尽,被迫降落在国军控制区里,马尚德他们就已经做好了光荣牺牲的准备。

好在事情没有发展到最坏的地步。

志愿航空团的几十架战斗机,放在南亚地区还是很有威慑力的,飞机上携带的电台、药品等物资对联盟军来说也极为重要,经过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以后,缅甸政府还允许志愿航空团在缅甸境内降落,进行了一次非常关键的休整补充。

在孟加拉方面军这边,总政委巴克塔高度重视迎接志愿航空团到来的事情,甚至为此不惜发起了一个大规模的战役行动,目的就是确保孟加拉方面军通报给中国政府的三处机场地址,均能处在孟加拉方面军控制区的腹地之内。

确保志愿航空团的安全。

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以后,马尚德还是对当时发生的种种情景记忆犹新,志愿航空团飞出缅甸境内以后,在阿萨姆省的上空还曾遭到过一次德国机群的拦截,双方虽然没有爆发直接冲突,德属亚洲总督府那时候虽然已经在暗中开始援助印度国军,可尚未做好同中国红军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各种准备,所以在两支机群遭遇时,德国人还算保持住了克制。

不过那次突发事件,还是令志愿航空团的飞行员们捏了一把冷汗,毕竟当时航空团所剩的燃料已经不多,再被德国人持续纠缠,说不定就真的没法进入孟加拉方面军的控制区,一切努力也就要归于失败。

最终结果可说是千辛万苦,志愿航空团也是不负众望,最起码没有辜负巴克塔总政委和孟加拉方面军为迎接他们发起的那一波攻势。

数十架来自中国的新锐战斗机,得以顺利飞入联盟军的控制区内,通过马尚德带来的电台,志愿航空团也得以向外界,特别是向中国政府第一次系统性汇报了关于孟加拉方面军的状况,使中国社会党和第三国际都重新恢复了对于印度革命的信心。

马尚德在这之中,是可谓居功至伟。

他还记得飞机刚刚在比哈尔省东部省界附近降落时的场景,当时他们降落在恒河河畔的一处简易机场,真的非常简易,只是把土地推平,铺上细沙,再没有其他机场设备,全靠志愿航空团的飞行员们艺高人胆大,最后才能安全降落。

在恒河的彼岸就是孟加拉方面军的驻地,革命军战士在那里安家,支起了上面盖着竹席和布片的竹架子,就算是住房。每一间房子都矮的不像话,马尚德站在里面甚至都直不起身子,这已经算好的了,还有不少联盟军战士没有住房,只能生活在空旷的林野间,只在夜里才爬进简易的树棚之间,拥挤着睡在一起,条件极为艰苦。

大部分革命军战士均生得很黑,但是很好看,身躯健美,像西北农民一样。他们的妇女很丰硕;那自如随便的动作和自然独立的气派,在马尚德看来又很像黧黑的客家人妇女。

战士们为迎接航空团飞行员的到来,把饭锅放在炉火上,接着就去劈竹编筐,妇女们把镜子举到面前,然后用湿手巾再三地仔细地擦着脸;又把上衣的褶子整理妥帖,弄得干干净净,才来迎接飞行员们。

马尚德在来孟加拉以前,他刚刚得知这项任务的时候,曾托他一位在英国留学的航校学弟赵尚志,从伦敦收集了许多关于孟加拉风土人情的资料,再邮寄回中国,以做熟悉之用。

那些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资料里面,除了文字书籍以外,也包括大量照片这一类的影像资料。

当时马尚德看过以后,对孟加拉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又黑又脏,使他联想起幼时的生活,不,甚至比马尚德很小时候

的生活状况还要更加糟糕,特别是照片里显示出来的许多孟加拉农民,双眼无神,脸上都是一副麻木至极的神情,从他们身上几乎看不到一丝活力,让马尚德几乎错觉这只是一些雕塑,而非活人。

马尚德成长在中国高速工业化的时代,他还没开始读小学的时候,林主席就已经开始从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崭露头角,等到马尚德准备读书的时候,一场解放战争便席卷全国,使新中国迅速大踏步迈入了社会主义的建设时代。

此后的十余年间,革命政府不管是内政建设还是对外战争,总是从一个胜利抵达另一个胜利,好消息不断,对中国人民而言,辛亥革命以后的这二十年间,就只见得勃勃生机和满满的朝气,说是万物竞发之时也毫不为过。

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的支柱也一根根茁壮成长起来,钢铁工厂纷纷拔地而起,成千上万的烟囱像水泥塑造的丛林一般开始遍布中华大地,港口被疏浚以后又被扩建,吞吐量每年都在成倍成倍的上升,全中国人民的视野也因此不断开阔起来。

从热砂飞舞的中亚大草原,到冰雪连天的西伯利亚大地;从波涛围绕的东瀛列岛,到欧风美雨久浸之下的西欧平原……志愿者、技术专家、学术顾问、大学教授、军队教官,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外国人也往来于中国的土地之上,只是这二十年间中国大地上的人口流动已经完全不同于晚清时代,不仅是外国人来了或走,中国人也同样在去往英国、法国、日本、苏俄的国土。

人口对流,给中国广大的老百姓带来了数不尽的新故事,口口相传间,大量的新商品、新技术甚至新语言、新文字,还有各种各样工业时代才有的新的生活习惯,也迅速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这彻底改变了明清以来数百年未变的中国民间社会形态,把乡村的宗族结构粉碎再送葬进历史的尘埃之中。

第六章 瓦解

马尚德自己的人生轨迹,就是中国这二十年间社会种种重大转折和重塑的一个小小剪影。

他本出生在河南确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由母亲含辛茹苦照料长大。时代的剧变首先改变了他的籍贯,马尚德在解放战争以后的红军出关之际,跟着大量移民离开河南故土,转而前往东北生活。

当时社会党的政权刚刚在东北落地发芽,红军在东北的力量也比较薄弱,还要面临旧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势力的威胁,出关移民的生活条件并不怎么好,要直到红军在东北打败旧日本军队以后,东北的建设才迅速步入正轨,马尚德就是在那时候开始在东北读中学,他天资聪颖又极具毅力,所以很快便从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

那几年,中国最好、最优秀的学生都比较想去参加红军,毕竟红军从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种种神话实在过于传奇,由此产生的魅力也实在太吸引一般老百姓了。

在红军里,空军部队则最拔尖又最时髦,也最吸引年轻学生的目光和青睐。不过也正因此,只有表现最好的学的生才有机会进入航空相关的各大院校,想成为一线飞行员更是千难万难。

马尚德不仅脱颖而出,到今天还成为志愿航空团团长,也足可见得他的天赋和努力都是多么惊人,也可以说,是辛亥革命以后二十年的中国塑造了马尚德这二十年来的人生。

也不止是他,而是生在中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一代的青年人,都为着新中国的高速工业化所重新塑造成一代“新人”。

反过来,这一代新人又将去塑造新中国今后的第二个二十年。

和中国的“新人”们相比,马尚德从英国照片里所看到的孟加拉农民,是有些令他失望的,那种麻木的神色,还要比他幼时所见的中国老百姓更加没有黯淡。

但真的见到孟加拉方面军的同志以后,马尚德的这种观念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照片所见的世间是机械的、静止的,也是单方面的并不客观的,只有来到印度自己的亲眼目睹才更具价值。

孟加拉方面军的许多战士,也像这一地区的农民和妇女一样,都扎着发髻,他们在竹席顶上摊开那当作床铺用的破烂被窝和各种各样的毯子,为的晒晒太阳见见风。母猪领着猪仔一堆堆地躺在湿地里,望去就像一堆泥土,家犬守候在革命军所拥有的猪圈前,鸡犬相闻,肥沃的水田之间已经被解放了的农民铲去田埂,在这上面劳作着的人民,虽然皮肤黝黑粗糙,脸上却都挂着令马尚德感到陶醉的微笑。

世代生活在孟加拉三角洲和恒河岸边的农民,本来就是即便贫穷也能安于乐道的人民,可是这种热情

的质朴对革命来说却是一针很可怕的麻醉剂。

只有在孟加拉方面军的控制区内,农民们才能超出了安贫乐道的范畴,依靠自己的劳动建立一种新的生活,哪怕马尚德现在看来,这种生活依然是十分贫穷,可至少却看到了改变的希望,所以这里的农民脸上不仅有质朴和热情,也有满满的希冀。

这几天,天气总在冬春之间摇摆。在早晨,也许,在北风扫掠之下,山和海都会发抖;在夜晚,又会和从月光里吹来的南风一同喜颤。

无疑地春天已经来临了。在长久中断之后,唤春从对岸的树林里又发出鸣声,人们的心也被唤醒了;夜色来临以后,可以听到村里的歌声,表示他们不再连忙地关起门窗,紧严地盖起被窝睡觉了。

一只鸟在河岸上啼啼地哀唤,河水似乎不再流动,河上没有一只船,岸上凝立的树林把不动的影子投在水面,天上的薄雾使得月亮看去像一只勉强睁开的倦眼。

“是从西贡打来的电报……”

夜里,马尚德又找到巴克塔总政委,将西贡发来的电文完整的念给他听了一遍。电报的内容主要是向孟加拉方面军的同志们,介绍着近期国际上局势的种种变化:

……1925年的马六甲危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