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0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782章

在业已崩溃的牛津战场,大教堂前还张贴着署名道格拉斯·黑格的命令,上面写着:鉴于工党的叛乱,以及他们在全国范围进行的推翻政府并夺取政权的企图……总参谋部谨此宣布,它认为那些行动是大逆不道的,并且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所以,军队竭尽全力支持合法的政府。

另一份由丘吉尔签发的命令,令则宣告着更紧急的戒烟状况,许多位于苏格兰的军队开始向爱丁堡和海岸线附近的港口进行大撤退,原本用于围攻格拉斯哥的军队也逐渐偃旗息鼓。

正在格拉斯哥市区奋战的里德,才用带着镁光灯的照相机拍摄下一副废墟下革命战士英勇姿态的画面,就看到空中又有两架原属于政府军的飞机飞向革命军控制的阵地起义。

武装起义所激起的狂涛怒潮正以超过任何人类交通工具所能达到的速度,迅即扩展到整个的不列颠。

贝尔法斯特的城市自治会议通过了拥护革命的决议,利物浦的工党党人占领了当地的兵工厂和广播电台,正同当地尚支持伦敦政府的海军爆发激烈冲突,双方相持不下中一部分水兵又临阵起义,投奔革命;在约克和赫尔河畔金斯顿,军事革命委员会逮捕了当地驻防军的军官和伦敦政府的特派员;就连僻处一隅的海峡群岛也有港口工人的大罢工,码头的装卸工人们积极迎接着国际纵队的到来,他们除了不能接受法国人的三色旗飘在英国土地上以外,整个海峡群岛事实上已全盘为法兰西公社所控制。

英国各地消息灵通的资本家们统统关厂歇业,开去加拿大、南非和澳大利亚的船票一日之间价格就可以膨胀十倍以上。

到处都发生着同样的事情,绝大多数的普通士兵、产业工人和中产市民都倒向革命阵营,只有军官、贵族、庄园主和资产阶级们还坐着“收拾河山”的幻梦,幅员并不辽阔的不列颠岛上,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局势就发生了起起伏伏的多次变化,那股激昂的热情已经贯穿全岛,人们不仅是支持革命,而且开始产生了一种关于新社会秩序的憧憬。

百孔千疮的旧制度,在这样的风暴里,万无幸存的道理。

就像秋风扫落叶一般,古老的阿尔比昂与较近一些时候的不列颠,都已不复存在,人类社会象炽热的熔岩一样在流动,从那翻滚的火海里迸发出严厉而无情的阶级斗争——而新的星球正在慢慢地冷却下来,形成一层薄薄的外壳……

里德在他的手抄笔记本上又记下如上文的一段话,战火的硝尘就落在他的派克钢笔笔尖之上,在被战斗委员会重新收复的格拉斯哥市政厅前,整个一条街都挤满了人群。到处都站着赤卫队队员和起义的远征军士兵,他们背着安上刺刀的步枪。

每一名士兵的周围,又都聚集着成百名小职员、学生、小店主、公务员……墨索里尼和格拉斯哥保卫战的英雄莫斯利站在市政厅的台阶上,墨索里尼臂上缠着红色臂章,手中拿着左轮枪,莫斯利则高举着一份起义飞行员从伯明翰带来的胜利喜讯,大声叫囔道:

“英雄的格拉斯哥人民啊!你们已经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空前仅有的一次胜利,以手无寸铁的血肉之躯,战胜了地球上最强大的世界帝国之一。伯明翰、利物浦、牛津、朴茨茅斯、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一座座彪炳英国历史的城市相继起义,人民的胜利将成定局,反动政府的镇压兵力捉襟见肘,只好把围攻格拉斯哥的部队不断撤走,我们的胜利近在眼前……”

到处乱哄哄吵成一片,里德还注意到有许多头戴熊皮帽的禁卫军也起义到了革命军一方,他们穿着殷红鲜艳的制服,就站在墨索里尼和莫斯利两人背后。

关于国际志愿旅的消息,也传到了重重围困中的格拉斯哥。

墨索里尼作为一名外国人,当然对国际志愿旅的表现引以为豪,而且大肆鼓吹国际志愿旅的胜利,也有助于抬高墨索里尼自己在格拉斯哥的政治地位,对他今后挟国际声望回意大利从政,想必也会有很大裨益。

格拉斯哥本地的革命者们,则是真心为国际志愿旅带来的一场场胜利感到高兴。

关于亚洲援军的种种传闻,也是在传播过程中被人不断添油加醋,最终从传闻变成传说。有人说这些亚洲志愿者都会中国功夫,这种臆想并不奇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推理小说十诫里就包括一条不能有中国人出现在故事里,因为那就相当于引入超自然力量。

更多奇怪的传闻数不胜数,还有人说已有至少二十万亚洲士兵出现在伦敦周边,格拉斯哥的一名报童甚至绘声绘色描述了他在郊区见到了一支中国军团的经过,有人说日本的海军

舰队如今就停泊在朴茨茅斯军港,他们带来了至少十条无畏级的战列舰……

很快里德听说广播电台也被收复,在他赶去电台的时候,一路都是嘈杂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人的喊声、远处传来的枪声。全城依旧动荡不安,在郊区还有少量英军部队,但格拉斯哥的包围算是完全解决,饱受饥饿考验了近三个月时间的格拉斯哥人民重获新生。

已经初具新政府规模的格拉斯哥战斗行动委员会,则开始发挥起了调配物资的能力,保证这座城市没有在解围以后发生了什么重大的混乱情况。

年迈的汤姆曼恩主席还在日以继夜的工作,精力旺盛又野心勃勃的两名年轻人墨索里尼和莫斯利则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至于里德,他没有试图在格拉斯哥诞生的革命政权里谋求政治地位或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只是继续做着自己记者的工作,但由于他过人的胆识和极具吸引力的文采,里德还是赢得了格拉斯哥人民普遍的喜爱和拥护。

就在城市解围的第一时间,战斗委员会就为里德联系到了美国驻英大使馆,一辆从爱丁堡赶来的小汽车,使用外交牌照,很快就来到格拉斯哥火车站附近等候里德,只要他愿意,就随时可以回到更安全的美国去。

里德自然拒绝了这一提议,他要亲眼见证英国革命的胜利,也要见证伦敦那面大不列颠米字旗的落幕,日不落帝国将要下山了,新生的不列颠联盟共和国,则将从炽热的熔岩里迸发出来,和法兰西公社一起结成欧洲最稳固的国际主义革命战线。

“是林淮唐书记长发来的电报!”

在电台,好几名在战火中也坚持穿着讲究的老小姐电话接线生,拿着从中国发来的电报欣喜的叫了起来。她们一个接一个的围住里德,描述林淮唐向刚刚解围的格拉斯哥人民所做的一番慰问,这位在国际上声望卓著的书记长,也被英国人民视为他们在亚洲的重要朋友,国际志愿旅的到来大大改善了中英两国之间的关系,在普通英国人的眼里,中国人或是其他东亚人民,多多少少带有一点帮助他们解放的色彩……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列颠联盟共和国

世界各地的消息纷至沓来。

在桑给巴尔,德国和奥匈的两支海军舰队已经完全控制了当地局势;在非洲之角的吉布提,英国人宣布停止抵抗;在印度次大陆的锡兰岛,这处战略要地也很快被东征的德奥海军舰队所占领。

在伦敦,革命者和政府军之间又继续着你死我活的激战。

由于美国停止了对伦敦政府的一切援助,王室和政府在不列颠岛上的政治生命便很快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关于王室将要“移驾”加拿大的小道消息也不胫而走,有门路、有地位、有财产的上流社会人士,便各显神通,开始向海外逃亡,伦敦财、政两界的显要人物一下都没了踪迹。

就连不少英国军队将领也擅离职守,“run”去国外,本来还算稳固的伦敦周边地区战局顿时瓦解,国际志愿旅很快就沿着泰晤士河的方向,一路朝伦敦市区方向前进。

黄公略在革命军的温布利战线上见到了熊雄,两位同样来自于中国的国际主义战士终于会师,并得以有机会在紧张万分的战火中暂时喘一口气,道道家常与故乡的往事。他们的耳边还在不断响动着炮击声,从1925年的二月开始,就有大批英国陆军的炮兵部队,开始向起义者成建制投诚,革命军很快便在伦敦北面的高地上组织起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炮群。

若非菲利普 斯诺登不愿意用猛烈炮火过分摧毁伦敦市区内的众多历史建筑物,可能现在起义者就已经在白金汉宫里跟国际志愿旅一起过中国新年了。

就在温布利的革命军战壕里,斯诺登又接见了好几名从伦敦里逃出的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物其中包括詹姆士 麦克斯顿,约翰 惠特和大卫 柯克伍德等著名的下议院议员,也包括英国最著名的革命社会主义者之一约翰 麦克林,英国国际工团主义者的代表沃尔特 西特林,矿工联合会主席亚瑟 詹姆斯 库克,费边社的创立者和主要领导人悉尼 韦伯……

这些形形色色的政治要人聚集在温布利,并由亚瑟 霍纳选定以1923年修筑落成的温布利球场为全英劳联会的代表会议场地。

温布利大球场外墙由强化混凝土覆盖,是结构主义建筑风格的先驱,球场正门的前有一对白塔,此设计源自英属印度新德里的总督府,现在则被挂上了带有镰刀、斧头、火炬、麦穗等等新标识的英国国旗。

两个半圆形的纵长场地,已经聚满了参加会议的重要人士,熊

雄也想起了1923年时他初到温布利就是在这座大球场观看了英国足总杯的决赛,当时那场比赛没有发售门票,球迷只要在球场入口处交钱即可进入球场看球,结果设计容量为12万人的大球场居然涌进了二十多万球迷。

这一切仿佛恍如隔世,又好像就近在昨日,谁能想到呢,短短两年以后,温布利球场就将见证旧帝国的落幕。

菲利普 斯诺登,这名过去英国工党内的中派领导人,现在被时代的浪潮所卷动,竟然被推到了这样一个位置,此刻就由他站在温布利球场中心宣读着“不列颠联盟共和国成立大会”的开幕宣言。

而就在宣言讲话的同时,球场之外还依旧炮声不断,各路起义的革命军都在朝着伦敦聚集,伦敦城内的政府军则由于王室、政府人员都正在不断出逃加拿大的缘故,毫无战斗意志,不是一触即溃,就是干脆带着武器阵前起义。

斯诺登宣布他们要通过立法将议会两院和联合王国本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一个由劳工联合会为基础的新政府,劳联会的成员将扩大到所有英国成年人口,成为英国新的代议制政府。

菲利普 斯诺登本人继续担任劳联会主席,正在格拉斯哥组织苏格兰地区革命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