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0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762章

向前进,经过重大削弱的英国和法国都不能再阻止德意志帝国建立中央非洲属地的愿望。非洲早就是帝国的囊中之物,我们没有必要急于一时现在就得到它,更没有必要把英国内乱这一关键窗口时间,浪费在黑非洲的土地上。

黑暗大陆的中央腹地那些缺乏矿物资源,并且气候恶劣、病虫丛生的土地,交通条件也同样糟糕,更重要的是这些领地对德国的全球霸权来说只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它们并不是多么重要的战略要地,德国海军今天的头号目标,应该是首先从英国人手上夺取那些像苏伊士运河一样关键的地区。”

“你是指……亚洲吗?”

“不错。”

“但是德国在亚洲缺乏战略支撑点,公海舰队也缺乏行动作战的补给基地。”

德国在太平洋扩展殖民地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但是1914年爆发的大战完全摧毁了德国的亚洲殖民帝国。青岛被德国主动移交给了中国,太平洋上的大量岛屿则被日本和美国瓜分——战后德国虽然通过外交途径,从美国人手上取回了一些太平洋岛屿,可是其中并没有任何一座岛屿拥有大型军港和补给基地。

北非阿尔及利亚的国民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时,也曾在一纸和约里同意将法国在亚洲的法属印支殖民地割让给德国,然而同样由于中国革命的扩散,今天整个印支地区都被纳入到了红色中国的保护之下。

赫尔穆特·冯·穆克向海军老元帅提尔皮茨提议说:“帝国可以尝试与荷兰人合作……荷兰人之所以能在东印度群岛保存那么庞大的殖民地,就是因为他们在外交、经济和贸易上都同英国进行了深度合作。当大不列颠海外帝国瓦解之时,荷兰人就必须寻求一位新的欧洲霸主的保护,否则东印度群岛就会永远离开低地的怀抱,很大可能又会落在中国控制下。”

赫尔穆特·冯·穆克大战期间在中国待过好几年,他警告众人说:“我了解中国,他们的军队十分善战,陆军比日本人更出色,海军规模虽然小,但和日本人合作以后实力增长非常快。如果中国控制了东印度群岛地区,那么陛下在二十年前曾经提及过的黄祸可能就真的来了。”

“……我们不要留活口,不要留情,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中国人在一千年后提到德国仍然浑身颤抖,甚至要让我们的旗帜永驻长城……”

二十多年前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的时候,威廉二世就曾经以这样偏激的口吻发表过一番关于“黄祸论”的演说,其中威廉二世还把德国人比作匈奴人,演说和文章里都充斥着一种疯疯癫癫、乱七八糟且对历史一无所知的态度,但二十多年前的黄祸论直到今天还深深刻印在不少欧洲人的内心深处。

赫尔穆特·冯·穆克本人在中国工作过好几年,他在种族主义的层面上并不仇恨亚洲人,但从德国的外交政策和地缘战略考虑,他还是说:“中国和法国现在已经是准军事同盟关系,法国人用欧洲的机器、科技和文化重新武装了中国,试想一下,二千万至三千万受过训练的中国人,由六个法国师加以协助,由优秀、勇敢而仇恨德国的法国军官指挥……我们不能继续放任中国在亚洲无止境的扩张不管了。”

他接着分析说:“对德国来说,最好的情况就是和荷兰人合作,我们要以帮助荷兰人恢复东南亚的秩序为理由,派遣公海舰队去占领新加坡,控制那个和苏伊士运河一样重要的马六甲海峡。公海舰队可以从桑给巴尔岛出发,印度过于庞大……目前也十分混乱,德国的印度政策应该谨慎一些,但只要有机会,公海舰队就应当设法利用恢复当地秩序的理由,控制战略位置同样十分重要的锡兰岛。

还有印度洋上的其他一些重要岛屿,其中建有军事港口和基地的岛屿最重要,完成这一系列准备以后,公海舰队就能够夺取并且长久地控制住马六甲海峡,使德意志帝国确保从非洲到亚洲的全球霸权。”

桑给巴尔岛是东非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在上个世纪德国殖民者和英国殖民者占领东非以前,来自阿曼地区的阿拉伯人统治者赛义德·本·苏尔坦以桑给巴尔为基地,利用控制印度洋海上贸易的优势,建立了一支十分强大的海军,并且不断向外扩张,陆续占领了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波斯湾两岸、伊朗南部、卑路支斯坦和革瓦杜尔、非洲东岸的坦桑尼亚、蒙巴萨和马达加斯加诸岛,建立了一个横跨阿曼和东非地区的印度洋强权。

但赛义德死后,这个印度洋海上强国一分为二,分裂成了阿曼部分和东非部分,并且英国殖民者也通过蒸汽船的技术进步夺取了阿曼在印度洋贸易中的份额,

直到1889年,德国抢先占领乌干达,并与英国谈判解决东非领土的划分问题。双方经过激烈舌战,最终于1890年7月1日签署了瓜分东非的协议。

第一百九十二章 二十世纪

按协议规定,坦噶尼喀归属德国,肯尼亚、乌干达归英国,桑给巴尔也成为英国的保护国,法国提出抗议,经讨价还价。英国同意马达加斯加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大战后,法国被迫将马达加斯加岛割让给德国,在柏林和会上德国又争取到了桑给巴尔港的使用权,这就为德国海军在印度洋海域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

“从桑给巴尔出发,只需要用公海舰队运送二或三个师的德军,我们就能接管英国人的海峡殖民地,沿途还能抓住机会占领从欧洲直到东方所需要的全部中转港。”

赫尔穆特 冯 穆克提出的东进计划对提尔皮茨宰相来说,正符合他世界政策的方向,自然拥有其他人的建议所都难以匹敌的巨大诱惑力。

可是德国海军这时如果发起东进计划,剑指英国庞大的海外帝国,毫无疑问就会给危如累卵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施加致命一击,德国岂不是又等于自己动手在欧洲“制造”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吗?

果然,在座的商会代表、银行家和各托拉斯组织的大企业家们,都露出为难之色。克虏伯公司的赘婿董事长古斯塔夫 克虏伯就很直接的说:“帝国难道要再做一次工团暴徒的助产士吗?我们纵容法兰西公社的崛起,已经给莱茵河的工人们造成了一种极为恶劣的示范。诸位,你们知道鲁尔区里藏匿着多少法国间谍吗?在鲁尔区的各大工厂里,到底有多少法兰西公社的工会煽动者,没有上万,也有几百几千人吧!这才是帝国的燃眉之急。”

在大战爆发之前,克虏克伯家族的第二代董事长弗雷德里希 阿尔弗雷德 克虏伯因同性恋丑闻被人揭发而自杀,他只留下一个女儿贝塔 克虏伯。因为德国各界普遍认为像克虏伯公司这样一个奠定德国军事工业基础的武器公司,如果由一名女性掌控,未免耸人听闻、不可思议,所以最后由威廉二世亲自给贝塔 克虏伯挑选了一名普鲁士外交官作为丈夫,此人便是古斯塔夫 克虏伯。

古斯塔夫 克虏伯入赘克虏伯家族以后,为克虏伯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德国的军事工业都做出了很大贡献。大战胜利以后,古斯塔夫 克虏伯更是以帝国战争胜利功勋的身份,成为了德意志帝国工业联盟的主席,但他的赘婿身份始终是一抹阴影,令古斯塔夫 克虏伯很难得到其他容克贵族和工业家们真正的尊重。

他才一发言,德国工业联盟内的其他几位商界领袖,就都露出“懂的都懂”的表情,默然不再说话,显然是不准备附和古斯塔夫 克虏伯的意见。

“对法国革命的默许,是帝国外交战略的基石之一,不存在任何问题。”提尔皮茨很冷静的说道,“男爵,我相信您也知道,对法外交全是出于陛下的意思。”

1906年古斯塔夫入赘克虏伯家族的那场婚礼上,在休格尔别墅出席的证婚人就是当时担任海军大臣的提尔皮茨本人,从这角度而言提尔皮茨算得上是古斯塔夫的长辈。

“我会和陛下再进一步讨论穆克将军的东进计划。原则上我赞成他的主张,帝国没有必要考虑英国的感受,我们这一代人不能错过为德国人民缔造一个世界帝国的千载难逢之机……帝国需要在海外拥有一个条顿非洲和一个条顿亚洲,这就是我们身上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提尔皮茨继续说道:“德国为了赢得大战付出了太多牺牲!但我们所获微薄,配不上这样一场隆重、盛大和空前的胜利。柏林会议只是一次妥协,帝国只拿到了法国人和俄国人叫出来的战利品,现在是时候轮到英国了,德国也只有从英国身上才能获取足够多的阳光下的土地。德意志帝国满足于天空,而让其他国家和民族去瓜分海洋和陆地的时代,现在就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彻底终结。”

提尔皮茨三言两语之间就决定好了德国应对英国革命的基本原则——东进!

德国人不打算援助英国的资产阶级政府应对其国内的总罢工和大规模的工人起义,古斯塔夫 克虏伯听完这番话,内心五味杂陈,作为一名传统的德国贵族,他也同样非常敌视盎格鲁撒克逊人,但和红色暴徒们相比,古斯塔夫男爵还能宁可与丘吉尔这样的政治诈骗犯共事——至少他们只会给对方下绊子,而不会把对方送上绞刑架和断头台。

德意志帝国啊!你可知道现在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吗?这就是傲慢!

古斯

塔夫深深叹了一口气,大战的胜利使得军方在德国国内拥有了其他利益集团都难以抗衡的巨大威望和影响力,鲁登道夫因弊案下台、兴登堡元帅又退休以后,军方的影响力就来到了提尔皮茨的身上。

和德国的军人相比,他们这些工业家,哪怕是像克虏伯公司这样的军工巨头,也难以对德国的最高决策产生多少影响,古斯塔夫也只能选择接受这条“通向德意志全球霸权”的道路。

直到这场很可能会决定德国今后数十年国运和全世界命运的重要会议,完全开完的时候,作为德意志帝国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和最高掌权者,威廉二世还沉浸在他的广播讲话里面。

就连柏林广播电台的总负责人都着实感到有些无言以对,皇帝陛下是哪里来的如此之强烈的发言欲望?竟然能够对着麦克风一刻不停的讲上三四个小时,把英国从历史领域一直骂到文学领域,再从文学领域批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劣根性,一路批评到美食领域,直把盎格鲁撒克逊人讲成世上一切罪恶与黑暗的终极化身。

直到开完会的提尔皮茨亲自下场,才劝住了皇帝陛下,让他暂时收一收自己讲话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到德国的世界扩张政策上面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