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0TXT > 历史 > 时空过客4251 > 第五百五十章 不变与变

“号外!号外!共军于张北再歼三千日寇!号外!……”

12月1日,一条消息瞬间传遍了神州大地,几乎所有大小城市当中,但凡刊印了此份号外的报纸,即便多次加印也依旧销售一空,一时间洛阳纸贵。

不过也难怪国人的表现会如此夸张,要知道,自甲午战争以来,夏国已经有超过四十年未能从日本手中占得半点便宜了。

尤其四年前的九一八事变,更是烙印在不少夏国人心中的深深耻辱,大家或许没有魄力投身战场与日寇搏杀,但在听闻王师获胜的消息之后,还是难免要热泪盈眶。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共军在之前并不被众人认可,也并不是被普遍接受的王师,但既然已经打败了日寇,那毫无疑问,肯定就是了。

毕竟甲午之战日寇伤亡也不过万余之数,而当时的清军不仅伤亡更加惨烈,而且又丢了一大堆地盘,甚至最后还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满清如此,民国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此种种,所有人心里肯定是有杆秤的。

目前共军的伤亡情况到底如何大家暂未可知,但原本踏足晋察边界,意图攻占集宁和大同的日军,目前已然仓皇逃窜,哪怕共军为此付出了数倍的代价,那也当之无愧地是一次辉煌胜利。

对待那些帝国主义列强,夏国人可谓是吃足的败仗又丧足了权力,哪怕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胜仗,甚至只有些经过加工虚构的战果,都能让他们感到由衷兴奋,更何况这次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果府以及各路地方军阀也不是没有努力去掩盖此事,可他们又不是真的能够在当地只手遮天。

平日里也就罢了,碰上这种普天同庆的大事件,无论再怎么镇压,也总有不怕死地站起来,即便被杀头也势要把新闻刊印出去。

甚至就连果府内部都不乏受此激励,然后睁只眼闭只眼的官员,他们虽称不上出淤泥而不染,但时局和风气已经开始转变了,聪明人就更要懂得见风使舵才是。

可以预见,不仅接下里的几年里京沪杭、平津、粤港等地的青年学生,会踊跃进入共党的根据地内参加革命,果党和其余势力内部,也会有不少人士明里暗里向共党投去橄榄枝,局面可谓是一下就给打开了。

从这个角度上说,土共或许真得给日本人发个一吨重的勋章,对方不仅送来了好几个师的枪支大炮,顺带还送来了自己最紧缺的名声和大义,难道不值得夸奖一番么?

当成批成批的缴获从前线沿着同蒲铁路南运时,沿途的老百姓纷纷欢呼雀跃,就连那些一贯不老实的士绅也乖乖地闭上了嘴巴,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至此为止,之前急急忙忙打下的根据地才算是真正稳固下来,至少不会有人想着哪天阎长官带着将士回来,对投靠共党的家伙进行报复,现在连东洋鬼子都打不过共军,更何况一个败军之将?

当然了,普通国人可以为这次胜利欣喜若狂,基层干部和指战员们也可以为之骄傲自豪,但土共高层还是保持了足够的克制和理性,实事求是地安排好事后收尾工作。

说点马点后炮一般的闲话,这次关东军的参战整个就是稀里糊涂,透露着极其浓厚的自大和疯狂意味,甚至在几个月前收到情报时,土共中央都没料到日军居然会投入这么多的兵力。

按照红军的想法,日本人派出几支骑兵联队,搭配部分装甲车辆和步兵,在草原一带和他们展开拉锯战,这才是最棘手的局面,稍不留神就可能比对方拖垮,至少也会延缓土共发展的脚步。

可日本人偏偏就搞出一个大决战式的计划,简直让人不知所谓。

诚然,兵力多了之后肯定是会更加保险的,晋察边界一带对于日本而言完全就是一块飞地,丝毫没有后勤后勤保障可言,在不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直接深入,简直和找死没啥区别。

如果像上面说的那样,第6师团只是在张北到集宁一带和红军鏖战,或许短时间内占不到多少便宜,但反过来红军也没法让对方吃太多的亏,而且还要影响到和苏联的交通线。

可是日军好似压根没把红军放在眼里一般,径直南下张垣,然后继续往土共的地盘深入,最后铁路线一断,什么都是空谈,剩下为了打通交通而做的努力,无非就是徒劳而已。

甚至日本人硬是把时间拖到,苏联运来了第一批装甲车辆,从西北的红三十八军抽调出来的精锐骨干也顺利抵达晋北之后,这才开始缓缓后撤,也就难怪他们会在撤离途中遭遇伏击,损失惨重。

若不是那些老鬼子的基础打得实在牢固,在见势不妙之后,拼了命地构筑防线,总算保住了几丝元气。

然后东边的第8师团又及时赶来支援,而红军也无力往包围圈中投入更多部队,那次在张北附近的伏击,估计还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即便如此,三千有余的歼敌,那也算得上整场战役中排名前列的成绩了,约莫占据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简直强行升华了战役的价值。

总而言之,这次日军的表现绝对是‘战术上可圈可点,战略上一塌糊涂’的典型代表,硬生生抹平了交战双方之间的差距。

但前车之鉴在此,日本人估计不太可能再次犯下类似的错误,这回给他们的教训必然会让日军对红军更加重视,后续战略肯定也会更为保守。

必须得承认目前土共的综合实力尤其底蕴,还是要远逊于日本的,如果双方当真摆开架势硬碰硬地干上几场,红军很难保证每次都能像这回一般取胜。

更何况现在东北还在关东军的手中,将来攻守之势对调,又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麻烦。

所以,如果在胜利之后便下意识地认为,将来还可以毫不费力将胜利继续复制下去的话,那么必然是要吃大苦头的。

好在土共方面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清醒,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牢牢把持住了尺度,平平安安地走完了这段钢丝。

确实,从去年开始的战略就一直带着股兵行险着的味道,攻晋、吞奉、扩甘,随便一步都至少得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来消化,可土共却是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马不停蹄地走完了这几步。

收获固然不小,可这同时也意味着土共根本承担不起一次失败的代价,如果这回败于日军之手,不仅刚刚打下的晋省要始终暴露在敌人的兵峰之下,稍有不慎就将分崩离析,整编不久的原东北军将士也肯定会士气大跌。

更不用说一直如履薄冰的甘省了,原本投入河西的部队说不得只能先调回东部驻防,尚未被彻底剿灭的青马八成会卷土重来,之前所做的牺牲,付出的努力,都成了一滩泡影。

也就是这回借着日本人的脑袋,才总算把这段钢丝走完,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来就必定一帆风顺。

前路漫漫,还有不少风雨坎坷需要闯荡,所以仍需戒骄戒躁,埋头苦干,踏踏实实地走完接下来的每一步。

如此种种表现出来,就是自晋察战役之后,土共仿佛就此蛰伏了一般,好似那一战根本就没打起来过,没人宣战,也没人停战,整个过程就连双方的谈判都未进行过一次。

民众的欢呼很快就结束了,一切又仿佛回到了既定的轨迹。

东洋人还是在各大城市里耀武扬威,横行法外,果府还是不断地倡导着夏日友善,东亚和平。

各大军阀之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全国多地灾情迭起,民不聊生。

只有一群群年轻的身影,唱着欢快的歌儿朝向往的圣地前行,在那里,工人、农民、士兵,团结在一起,正努力打造着一片不一样的天地。

一切似乎从来都没有变,却又仿佛早就改变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