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0TXT > 玄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2965章 粮食

“制台,我带着援军到了。158txt.com”张煌言走下舷梯,拱手低拜。

“嗯,好久不见了。”有时候,朱由检会觉得跟他不太熟,有些对不起他。他也想趁这次机会,和张煌言混熟一些。

这很有必要。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要是把朝政全盘托付给郑成功,那这脚油门可就踩到地板了。他也想让郑成功和其他几个人之间的“芥蒂”更少些——虽然那些事确实有可能发生,但毕竟现在没发生。

“制台,国姓在不在?我有事要通报给你,然后恐怕也要和他面谈。”

朱由检登时就“咯噔”一下,怕什么来什么。

“你找他有什么事吗?”

“这里方便吗?”

“那就上轿说。”

邵纲在前面引路,荡开人群,引着两人走到轿子面前——32人抬的大轿辇,进门都不用弯腰。

走到门前,轿子里的锦衣卫自动把门打开了。轿子里有前中后三厢三进,第一进是两个锦衣卫在前厢侍坐,鞋也放在前厢,和里头有幕帘相隔;第二进中厢,是高出前厢一层地台,台上有几,周围有存放茶具和棋盘和书的柜子;里厢隔着屏风,内有床榻,用来休息。

“啊这...”张煌言坐进去的时候有些不自在,甚至有些惊诧:

“制台你怎么变成这样了?我记得你喜欢四轮马车,怎么突然开始喜欢这么...‘正常’的东西。我不是说您不正常,我是说您以前喜欢独辟蹊径,现在竟然也用上大家都爱用的东西了。”

“啊,因为我发现马车实在是很颠簸,哪有32个人肉悬挂来的舒服。”

“您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张煌言看起来喜出望外,显然不只是因为朱由检喜欢上了“正常”的东西。

“你觉得这个三进的步辇如何?要不要给你配一台?”

“三进的太多了,制台。家父大人的拔步床也是三进,这不像是我这个年纪的人应该用的。两进就差不多了。只是这么精巧的三进大轿,比千工拔步床还费工,这不是西边的蛮子能做成的吧?如果从国内运来,恐怕又要破费,还是作罢。”

“不用从国内再订做,这是国姓送的‘小玩意儿’,他那里还有不少备用。你来了也得给你准备车驾,你就从他那里拿一顶吧。而是二进三进都差不多大,只是内里的布局不一样。”

“国姓还真是有钱啊...对了,制台,我这次要说的,就是国姓的钱。”

“嗯。”朱由检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但他并未立刻给出答复,而是先从窗口对外吩咐起轿。

32个锦衣卫,前16后16,把一整个三进三箱的步辇抬了起来,每个人肩膀上都有好几十公斤——不过这还是比拔步床轻了不少。拔步床的用料爱用黄花梨木这样的沉重硬木,完整的千工拔步床有两三千斤,甚至更多。因为那就是一整个可以抬着走的亭阁,许多时候要拿来传家。

作为轿子,轿子本身是消耗品,就算是郑成功也不会那么糟蹋银子。更何况两三千斤的东西,就算32个轿夫来分担,靠内侧每个人肩上也有一百多斤,就算是力士来扛也没法扛着稳稳走路。所以这些轿子用的都是轻木,比如泡桐或者椴木一类,也有用樟木和松木的。

32个锦衣卫起抬,三进三箱的步辇平稳上升,生到离地一尺的位置。更多的锦衣卫里三层外三层把轿子围起来,周围用丝绸遮道,前方有仪仗开路。提着香炉的卫士也跟在步辇前侧,让轿子里的人不只是视觉和听觉,连嗅觉都和外面尘土飞扬的破旧雅典城隔离开来。

“说吧。放松点,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商量着解决。”朱由检自己倚靠着凭几,示意张煌言也不用坐得那么端正。

“好吧。”张煌言也没有太放松,只是往前靠着,用胳膊抵着桌面:“制台,我要说的是朝廷的合议。不是对您有意见,只是...建议。朝臣们希望您能够稍微俯身垂听——当然最后还是由您乾刚独断。”

“没事,说吧。”

“米。钱阁老临走前反复拜托我,一定要和您说说米的事情。松江米市的海运粮船数不胜数,盈塞江面,古往今来从未有运米如此者。有米吃,固然是德政,但未必全然是好事。米价压低,粮农就不好过日子了...”

他顿了一下。

“我在听着,接着说。”

“是...其实这句话还可以说得再严重一点。天下的府库,归根到底是靠粮米来填充。损伤米价,就是在损伤朝廷的税基。由此,百官伏请制台的米政能有稍许‘回转’,但尚未知晓钧意若何。”

“百官的意见我收到了,我会考虑。不过,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朱由检还是靠在凭几上没动。

“我认为,百官说得有四分的道理。但他们并未和制台深谈过,所以不知道制台的深意。”

“嗯~~那你说说,我为什么要开米市?”

“制台开米市,是非常手段。现在国内百废待兴,到处都要人。而手里有粮,才能雇到人。所以制台开米市本身不是为了买米,根本在‘买人’;百官中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但因为松江的米市妨害了南直隶本地粮米的售卖,所以他们都选择谏言,而不是理解制台的良苦用心。”

“你说得正是我所想的——不过,我再问你。你觉得等国内的这些‘燃眉之急’解决之后,我依旧把粮价压低,情况又会如何?”

“那么只有买粮吃的人能够受益,种粮的人从上到下都要受难。换而言之,住在城里的人会受益,住在乡下的人会吃亏。以在下之间,天下事贵乎于‘均衡’。谁受益,谁就要反哺吃亏的人。所以应当由城里的人出资,给乡下种粮的人把亏损的这部分补上。”

“而‘城里的人’的代表,就是国姓是吧?”

“制台明鉴。”

“很好。那么,我暂且不说我的意思。我会把国姓叫来,你和他坐下来谈一谈——我也实话说,这兹事体大,我要听取你们双方的意见才好决定。不过你放心,我心里已经有一杆秤了,而且我可以明确地和你说,我已经有答案了。不管你们讨论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站在我现在已经选定的人一边。所以,我其实是想看看你和他之间为了‘正义’而探讨的过程。你可不要小瞧国姓,他虽然是个缺勤挂科的国子监肄业生,你的学弟。但要论辩经,他可未必会怕你。”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